当前位置:首页 > 用车 >技能 >

中国制造到了重新定义的时候

时间:2016-09-29 00:00:00  中国汽车新闻网  
       当同仁堂中药、凤凰自行车、英雄钢笔、回力球鞋、大白兔奶糖等,成为一代人的共同回忆时,毒奶粉、楼歪歪、桥垮垮、海外抢马桶盖电饭锅,未尝不是中国制造业的集体焦虑。

  “中国制造”,早已成为中国全球化的敲门砖,但在“凑合文化”,它大而不强、粗而不精,价廉质低的印象,已成为中国商品难以甩脱的标签。3000家圆珠笔企业,年产400亿支圆珠笔,却无一能生产圆珠笔头的“球珠”,对中国圆珠笔企业的拷问,也已成为“中国制造业之问”。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样的消息听多了,看多了,很多人早习以为常,甚至有些麻木,直到当苹果最新款智能手机iPhone7,也提不起中国消费者兴趣的时候,我们才陡然惊觉:我们欠“中国制造”一个客观认识。

  如期而至的iPhone7,不可谓不新,高标准防水设计、双摄像头、取消耳机孔、天线带等新技术,在“水果机”里都是首创,但在一片满是遗憾、抱怨的吐槽声中,它们都在华为、联想或者小米处似曾相识。

  iPhone终于走下神坛,不得不说,是国产品牌手机的迅速成长,使得两者的距离越缩越短。

  事实上,以国产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制造企业,正在重塑“新国货”形象。

  在中国主场,IDC8月公布数据显示,华为、OPPOVivo和小米占据国内市场销量前四的位置,苹果仅排名第5,曾经的销量冠军三星,淹没在“其他”之中,不被单列。

在欧洲,据Kantar市场研究集团数据显示,自2015年起华为就已成为这个大陆的第二大安卓手机品牌。在新兴的印度市场,小米收获颇丰,成为印度第三大品牌。

(华为广告在欧洲随处可见)

  如果把丝绸、火药、纸张、瓷器和茶叶等,视为中国制造在全球的第一次崛起,那么,手机市场品牌排行榜的细微变化,背后所代表的是中国制造的二次崛起。新的中国制造,让我们在世界面前越来越有底气。

  从被人诟病到令人自豪

  见微而知著,落一叶而知秋,能让国人引以为豪的,又何止小小手机!

  今年,《财富》杂志评选出全球500强企业,其中有3家中国制造公司榜上有名,华为、联想和美的,成为了“中国制造”的全球代言人。

  华为、联想和美的,分别置身IT和家电业,而作为中国市场上国际竞争最充分的两个行业,这3家企业的全球闻名,得益于它们良好地承接了世界制造业的第三次迁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制造业史上,全球制造中心曾经历了三次产业大迁移。第一次是美国和欧洲,把钢铁、纺织等行业转移到日本。到70年代后期,日本已经跻身发达国家行列,钢铁、纺织、成衣、玩具、箱包、鞋帽等低技术、低附加值产业,转而向韩国、新加坡、中国的台湾和香港转移,创造了“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奇迹;80年代初,这些简单的加工制造业再次向更低成本的中国转移。

  这一时期,中国是基于劳动力成本和优惠政策层面的竞争,用来料加工、代工和贴牌生产的产业模式,走出一条与发达国家有差异化的全球竞争之路,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回望这段岁月,它并不值得特别傲骄。

  国门初开时的懵懂和无知,我们的眼睛被粗放经济的高歌猛进所掩蔽,让今天的中国承受着高乎寻常的资源成本、环境成本、道德成本,而在所谓量堆积出来的光鲜成绩背后,是“出口8亿件衬衫才能换回一架飞机”的自卑。

  但是,情形正在改善。在电信设备市场,华为率先后来居上。

  在过去十年里,华为一一超越诺基亚和阿朗,成为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厂商,仅次于瑞典公司爱立信。去年,丹麦电信运营商TDC宣布与华为达成一项7亿美元的协议,把其使用的爱立信设备更换为华为的设备。TDC首席执行官曾坦言,“选择华为是因为其专业技术,实际上华为的设备是很贵的。”

  价格战,向来是中国企业闯荡全球市场的杀手锏,但当别人觉得你贵而仍然选你,华为显示出的核心价值不言而喻。

作为国际竞技舞台上的又一技术派代言人,深圳大疆无人机所获得的尊重,再次佐证了核心技术才是永恒的竞争主题。

(大疆无人机受海外消费者欢迎)

  深圳大疆,以30亿元的年营业额成为全球无人机行业的龙头企业,占领了全球消费级无人机70%的市场份额,其营收有70%来自亚洲以外的销售。大疆无人机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十大科技产品”。

  另外,频繁登上国际财经新闻的头条的中国高铁,也是“中国制造”的最闪亮名片。

  毋庸置疑,中国制造正从当初的低端形象,走向科技前沿,甚至有些已经走在了金字塔尖,中国已经是一个技术输出国。

  技术引领的产业革命

  从华为,大疆,中国高铁的身上,中国制造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不再是低端和代工的代名词,崛起的背后是中国企业不断加大的科技研发投入。

  2006年,华为的研发投入仅为1亿美元,而据今年4月份华为发布的2015年年报数据,华为2015年研发投入增长到了92亿美元,占销售收入15%。华为从2006年以来,其研发投入累计超过约370亿美元。

  同样是2015财年,苹果的收入为2330亿美元,实际投入研发的费用为81.5亿美元,占比仅为3.5%。谷歌收入650亿美元,投入研发费用99亿美元,占比达到了15%。与之对比,在中国制造业中,华为对科技的研发投入绝不逊色于硅谷的公司。

  中国人工成本日渐上升,低端制造业在全球已不具竞争优势,尤其在互联网新技术下,产品和模式创新的企业越来越多。而以华为、格力、联想和小米等公司,正用科技和创新引领着中国制造向工业4.0版本的转型升级。

  正在改变的中小制造业

  产业的改革和进步,从来都是由巨头引领。但不是每家企业都能像华为、联想一样,都能成长为世界级巨星。事实上,在中国制造业的创新潮中,有一批中小型“隐形冠军”,它们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用自己的故事,诠释着新国货时代的“中国制造”。

  在东莞,一家并不算知名的企业,一直以科技创新为理念,不断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组建起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在不间断电源(UPS)领域成为行业领军企业,画出了中国制造业新形象。

  在佛山,一家专注于汽车滤清器生产的中小型制造企业亦可圈可点。佛山金海业汽配制造有限公司(简称“海业”)在创业之初,就极其重视人才,不惜重金聘请当时国内滤清器行业的技术专家为其进行人才培养。凭借技术领先、创新求胜的经营之道,用22年专注于产品。

作为业内首批购入生产自动化设备的制造企业,海业打破当时中国滤清器企业依靠人工生产的传统方式,采用上乘的材料,其出产的滤清器品质达到了国际水平。历经二十余载,海业从人才、技术、生产、品质,一步步地走到了行业领先位置,从全国一千多家滤清器企业中脱颖而出,稳居行业第一阵营,在中国市场连续15年保持高速稳定增长。

(滤清器领先品牌——海业系列)

  如今,外国的滤清器对手也来了,海业表示并不担心。海业早已成立自己的产品研发中心,除了原有的老技术员,海业每年都在吸纳高新技术人才,培养了稳定的自主研发团队。二十多年来,一直专注汽车发动机的变化不断研发新产品,在对新材料的应用,以及针对不同汽车发动机特点提升滤清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上,海业走在了行业前端。

  处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潮下,海业正在转变思维,从传统的生产管理转为数字化管理,从最初的工厂转型为一家具有自主研发核心能力的现代化制造企业。海业计划未来引进国际技术人才参与产品研发,持续提升自主核心能力。

  今天的“中国制造”,可以继续价廉,但一定是要有自主产权、精细制造为支撑的物美。无论是华为这样的巨型企业,还是海业这样的中小企业,只有把产品做出高度,做出差距,中国制造才能正真的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海业的出路,也是更多中国制造企业的崛起之路。(/黑豆)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