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购车 >购车参谋 >

百度无人驾驶真的要来了?你最好别高兴的太早!

时间:2015-12-25 00:00:00  中国汽车新闻网  

百度终于把自家无人驾驶汽车推向了公众视野。一辆基于宝马3GT改装的百度无人驾驶测试用车从上地附近的百度大厦出发,沿途经过京新高速、北五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然后返回出发点。这短短不到30公里的路程成为百度“载入史册”的一段旅程,也让公众开始更加关注无人驾驶汽车这一概念。既然引发了公众关注,那就会引来质疑声,不过质疑声并不是针对百度,而是针对无人驾驶汽车本身。

其实“无人驾驶”这个概念很早就出现了,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上的很多新技术都是无人驾驶的前奏,比如车道偏离报警、ACC自适应巡航、EBA电子制动辅助系统等等,都可以看做是半智能化的产物。而今天真正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上路,虽然还存在很多技术难点,但这意味着无人驾驶距离我们的生活又近了一步。那么今天我们就从几个简单的问题上分析一下无人驾驶汽车在国内的可行性与潜在的风险。

中国特色的交通环境

说起来是很戏谑的,“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加塞”、“中国式并线”是无人驾驶汽车需要经常面临的问题。凑够一拨人就能过马路,根本不管红灯绿灯,也不管对向车流是快是慢,几乎国内所有地方都能看到这种过马路的乱象。以信号灯颜色为判别标准的无人驾驶汽车在面对突如其来的闯红灯行人时究竟该如何应对?这个问题恐怕很难解决,如果按照信号灯颜色,闯红灯人群必然会死伤惨重;如果把系统执行的权重放在行人上,则势必会带来频繁的刹车,导致通行流畅性大大降低。在规则与现状两者之间的权衡上,无人驾驶汽车显得手足无措;

无人驾驶汽车的普及过程中,必然会经历一个无人驾驶与有人驾驶掺和的时段。无人驾驶汽车根据系统的设定可以保证时时刻刻的照章行驶,但有人驾驶汽车由于驾驶员的个人意愿可能有各种违章可能, 如实线并道、并道不打灯、蠕动加塞等等,这样一来就给了无人驾驶汽车很大的处理难度。在强势的真人驾驶员面前,无人驾驶汽车的“司机”恐怕只能退避三舍。

交通事故的责任划分

再高级的电脑也只是电脑,无人驾驶汽车即便达到了商用水平也很难保证不出任何问题。面对国内肆意横行的电动摩托车与行人,再高端的电脑司机也会顾首不顾尾,出事故更是难免。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果无人驾驶汽车在无人驾驶状态下撞到非机动车或者其他车辆,事故责任如何划分?责任是归车主还是归厂商?按照什么比例去划分责任?这都是非常棘手的问题,甚至会引发一系列的伦理问题。

Google无人驾驶汽车项目团队给出的建议是,将无人驾驶汽车的拥有者与无人驾驶汽车本身分开看待,也就是使无人驾驶汽车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并且可以让无人驾驶汽车拥有自己的保险项目。看起来这有助于厘清“机器人”与“真人”之间的责任划分,但实际操作起来依然难度很大。如何确定发生事故时汽车电脑与车主之间没有互动?如何区分汽车电脑的执行情况与车主的控制?这样看来,在无人驾驶汽车普及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这种汽车本身进行立法,还要在伦理学范畴上对“人格”进行全新的解释。可想而知,这个工程是极其浩大的。

电脑互联的安全隐患

无人驾驶汽车的灵魂自然是行车控制电脑,而无人驾驶汽车普及的时代也必然是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年代,这就带来了安全问题。前段时间国内一个黑客团体就通过技术手段破解了特斯拉电动车的安全体系,成功侵入到行车电脑内部对行车状态进行近乎为所欲为的控制。安全防护总是滞后于黑客技术的,一旦黑客攻破无人驾驶汽车的行车电脑,带来的后果可能难以想象,到时候无人驾驶汽车可能会成为各种犯罪活动的工具。EMP攻击导致交通全面瘫痪、隐蔽在意外事故假象下的蓄意谋杀、使用遥控手段进行汽车炸弹袭击.....细思恐极!



最新推荐